小学美术课堂创造力与感受力的培养
寒假是一个非常值得感受的一段时间,在假期里,体验到春节中热闹喜庆的气氛,体验到与亲人团聚嬉乐的亲情之美,也能抽出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来静静的品味一本书,美术组在放假前分享到一本美国作家赫伯豪斯所著的美术书籍,《365体育网站》创造力与感受力的培养。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新手老师或大学学习书籍的美术教育综合类书籍。书籍涵盖了作品赏析、美术简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点等几大部分。在第一大部分,作品以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之后的艺术家如何创作开始讲起,读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啊,在这一部分中,也是外国美术史中最精彩的部分,文艺复兴、达芬奇、拉斐尔等等文艺巨匠以及他们的作品让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并深入赏析研究,他们的作品充满科学性,对人体的研究充满美的感受。而在文艺复兴之后,依然涌现了非常多的伟大艺术家,而这些艺术家并没有被前人所阻挡,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相继出现了许多风格。这些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与个性来表达对艺术的理解。对这也就是艺术家的创造力与他们的感受了。美是客现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小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有时会感受不到“美”的存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所以结合本文从小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感受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 从生活出发,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而美术的感受,审美,和创造都是从生活出发的。让小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如:冬天白皑皑的一片、秋风中的红叶、冬去春来,春暖花开,花红草绿……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多不胜数,我们应该带领着学生去欣赏这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美,利用现有资源如365体育备用网站中的生态园、主席台旁的紫藤长廊等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让学生置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这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如:色彩斑斓的霓虹灯与形态各异的民族服饰,春节期间各地特色花灯习俗等,这些色彩和线条能直接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还有全国各地不同的各派建筑、园林、民居、城区等古香古色或是现代城市的建筑。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生存环境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这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增长审美的意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美的存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师主要引导其观察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描述自己和同学的外形、特征、运动特点等;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更多地去感受和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春天的颜色”这一节内容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容易把握具体的景象,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机盎然的春天,观察花草树木的颜色,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粗略地观赏,而应该仔细观察。比如一朵花,花朵、叶子等不同部位往往有多种颜色,不同颜色之间还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更精准地把握生活中的事物,也才能绘画得更加生动具体。
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从具象到想象,感受更多的心理变化,将情绪和绘画相结合。如在教学“爸爸妈妈”这一节内容时,描绘父母的外表特征只是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外表体现爸爸和妈妈的性格,表现出生活中家长的情绪变化,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另外,在生活中进行观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以教学“画味觉”“画嗅觉”“画触觉”等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味觉、嗅觉、触觉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观察前,教师可以提问:“人吃到特别辣的东西是什么表情?人闻到了特别臭的味道会做出什么表情?人触碰到柔软和坚硬的东西会有什么表现?”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对这些抽象概念有了形象直观的体会,在创作中就不会无从下手。
二、 感受美的艺术,提高审美
但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往往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比较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是引导者。我们要选择符合小学生情感的、小学生最感兴趣的艺术品。而当中最能刺激小学生欣赏欲的是一幅作品的色彩。因此,让学生最先接触美术作品时可以挑选色彩明亮的,如神秘多彩的《365体育网站》、燃烧的《365体育网站》、《365体育网站》的明亮等。教师除了讲给学生色彩构图等知识,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反映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的阅历经验不足,教师还应选择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如徐悲鸿的《365体育网站》、齐白石的《365体育网站》等。这些作品会增加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通过大量有美术欣赏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扩大了学生的欣赏面,坚持下去也就增强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观赏名家名作学生不仅可以领会名家的笔法运用、色彩搭配等基本绘画技巧,还可以感受到经典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透过画作体会文化的变迁和影响。
在引导学生欣赏世界名画时,教师要注意介绍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减少学生欣赏画作的障碍。如对小学生来说,欣赏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作品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术语言,从中发现独特的美。
三、 赏作品,明解析,真正感受美术鉴赏
通过欣赏作品,阅读对作品的解析,之后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完全体现出个体审美观。小学生学会了美术评论会增加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让小学生观察画面中不同粗细的线条、不同风格的笔法、不同感觉的色彩、不同质感的物体,研究它们会给作品带来怎样的效果。这样很容易把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上来,增强了小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精湛的技艺。美术评论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教师选择一幅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它总是集中反映了生活中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念,能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小学生面对—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时,才能逐步地尝试去理解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让小学生学会分清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自身的鉴别水平,增强他们热爱真、善、美和憎恨假、丑、恶的感情判断能力。
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主要载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师应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有所区别,从具象到想象,不断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编辑:吕晨
审核:张银中
上传:熊川川